
六月養(yǎng)生寶典:夏季如何護肝?關(guān)注這三點,喚醒身體“解毒工廠”
來源:市場品宣部更新時間:2025.06.06瀏覽次數(shù):178
六月的微風帶著初夏的熱度,萬物進入一年中最旺盛的生長時節(jié)。在中醫(yī)理論中,夏季與心相應,但肝臟作為人體最大的代謝器官,卻在此時承受著更大的負擔——高溫帶來的代謝加快、冷飲宵夜誘惑增多、作息時間改變……這些都在無形中增加著肝臟的工作量。如何在盛夏科學養(yǎng)肝?這份時令養(yǎng)生指南為您指明方向。
一、夏季傷肝隱患:這些行為正在加重肝臟負擔 1. 冷飲與油膩飲食的雙重夾擊 隨著氣溫升高,冰鎮(zhèn)啤酒、燒烤宵夜成為夏夜“標配”。酒精進入人體后,90%需要經(jīng)過肝臟代謝,其代謝產(chǎn)物乙醛會直接損傷肝細胞,長期過量飲酒可能導致酒精性肝炎甚至肝硬化。 同時,高脂飲食會加重肝臟脂肪代謝負擔,多余脂肪堆積在肝臟,易形成脂肪肝,嚴重時還會損傷肝細胞膜。 2. 熬夜成習,肝臟修復受阻 夏夜短暫,人們常因納涼娛樂而推遲入睡。然而,晚上11點至凌晨3點是肝臟“解毒”的黃金時間。長期熬夜會使肝受損,相當于慢性自殺。 一項關(guān)于“睡眠時間與非酒精性肝病關(guān)系”的研究發(fā)現(xiàn):每日睡眠低于6小時的女性,患非酒精性肝病的風險比睡眠時間在6-7小時的女性高出44%。 3. 情緒波動,傷肝于無形 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》記載,激烈的情緒會影響臟腑。在生氣時,人體會分泌“兒茶酚胺”的物質(zhì),作用于中樞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,使血糖升高,血液和肝細胞內(nèi)的毒素相應增加。 二、六月護肝4部曲:順應時節(jié)的科學養(yǎng)護 1. 飲食調(diào)養(yǎng):給肝臟“減負增能” (1)優(yōu)質(zhì)蛋白:適量攝入魚類、雞胸肉、豆制品等優(yōu)質(zhì)蛋白有助于肝細胞修復。每日建議攝入量為1.2-1.5克/公斤體重。 (2)抗氧化食物:藍莓、西蘭花、胡蘿卜等富含抗氧化物質(zhì),建議每日攝入300-500克深色蔬菜。其中十字花科蔬菜含有的硫代葡萄糖苷可增強肝臟解毒酶活性。 (3)高纖維食物:燕麥、糙米等全谷物富含膳食纖維,每日25-30克膳食纖維攝入可改善脂肪肝。 2. 作息調(diào)整:把握肝臟修復“黃金時段” (1)23點前入睡:保證在肝臟最佳排毒時間進入深度睡眠狀態(tài)。 (2)午間小憩:午后小憩30分鐘能有效緩解疲勞,為肝臟提供短暫休整機會。 (3)居住環(huán)境調(diào)節(jié):保持室溫20-22℃,濕度40%-60%,創(chuàng)造有利于肝臟休息的環(huán)境。 3. 科學運動:促進肝臟代謝 (1)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:如快走、游泳等,可改善肝臟脂肪代謝。 (2)每日踮腳10分鐘: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改善血氧供應。 (3)閉目養(yǎng)神法:午后閉目20分鐘靜坐,食指輕壓眼瞼微微揉搓,能護肝消食。 4. 情志調(diào)養(yǎng):疏肝解郁 (1)培養(yǎng)靜心愛好:書法、繪畫、養(yǎng)花等活動可平復情緒。 (2)按摩護肝穴位: - 膻中穴(雙乳中間):雙手相疊上下按摩30次 - 足三里穴(小腿上部):握拳捶打,有固護脾胃功效。 三、肝臟的求救信號:這些癥狀別忽視 肝臟作為“沉默器官”,早期損傷往往無明顯癥狀。但身體的一些細微變化可能提示肝功能異常: 1,看手部變化: - 指甲變脆、出現(xiàn)豎紋或凹陷 - 手掌大小魚際處片狀充血(肝掌) - 蜘蛛痣出現(xiàn) 2,察足部異常: - 腳底蠟黃 - 足部干燥開裂 - 腳部腫脹 3,觀全身狀態(tài): - 持續(xù)疲勞乏力 - 食欲不振伴口苦口臭 - 小便深黃如濃茶 - 皮膚或眼白發(fā)黃 出現(xiàn)上述癥狀,建議及時進行肝功能檢查。40歲以上人群每年一次肝臟超聲檢查,這是預防肝病的有效手段。 六月養(yǎng)生,重在養(yǎng)肝。順應夏季陽盛于外的特點,通過科學飲食、規(guī)律作息、適度運動和情志調(diào)養(yǎng),讓您的肝臟在盛夏時節(jié)也能保持活力充沛,為全年健康打下堅實基礎。(本文內(nèi)容僅供參考,不能替代專業(yè)醫(yī)療建議。個體健康問題請咨詢醫(yī)療機構(gòu)) 參考資料: 1.https://cj.sina.com.cn/articles/view/5816954600/15ab7aee802001hfda 2.https://xueqiu.com/9098011423/169346490 3.https://www.qjrb.cn/202502/05/content_719962.html 4.https://www.fh21.com.cn/jibing/view/8318079.html 5.https://bbs.tatans.cn/topic/81748 6.http://wx.wx24.cn/Article_show.asp?/13753.html 7.https://m.familydoctor.com.cn/202002/2592438.html 8.https://zy.aimcx.com/question/48258 9.http://www.360doc.com/content/10/0223/23/384354_16613669.shtml 撰文及編輯:市場品宣部 本網(wǎng)站尊重原創(chuàng),參考內(nèi)容已注明來源。所有圖文視頻音頻資料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若涉及版權(quán)問題,敬請原作者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及時處理。